首页 > 新闻详情
共启主动健康新征程
来源:本站 | 作者:管理员 | 时间:2025/9/29 16:20:59
分享到: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深圳启动大会

暨颐智园赋能百城千店仪式圆满举行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2025 年 9 月 28 日 ,深圳市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大楼二楼报告厅内嘉宾云集、氛围热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深圳启动大会暨颐智园智慧康养赋能百城千店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办,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智慧城市卫星产业工作委员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协办,卫通智慧 (北京) 城市工程技术研究院、颐智园 (深圳) 科技有限公司、颐智园 (深圳)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大会汇聚了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副理事长刘建平,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首席科学家李蔚东教授、首席专家徐恒泳教授,分会荣誉会长吴红辉等行业领军者以及企业家及会员代表,共同见证行业发展新节点,携手推进 “主动健康” 高质量发展。

锚定时代需求,共赴健康之约

 当前中国已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2030健康中国” 战略正将人民健康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 主动健康事业是惠及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城市的民生工程,核心在于倡导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推动健康服务从 “被动医疗救治” 向 “主动预防管理” 转变,从 “以治病为中心” 向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转型。

致辞:高瞻远瞩谋发展,锚定方向启新程

申长江理事长:启动南方运营中心,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图一:申长江理事长致辞)


大会首个重要环节,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发表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的核心成果 ——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南方运营中心(南方秘书处)正式启动,既是响应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推动健康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布局。

申长江理事长介绍,协会作为科技与经济的桥梁纽带,始终秉承 “创新、服务、奉献” 理念,依托 “五库一网” 核心资源,在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领域积累了深厚基础。此前,协会已通过 “中国好技术” 项目库挖掘健康科技成果,以 “生产力促进奖” 主动健康专项奖项激励创新,同时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中国主动健康技术走向世界。他强调,本次南方运营中心的启动,将进一步破解健康产业 “技术转化不畅、资源协同不足” 的瓶颈,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致辞尾声,申长江理事长庄严宣读《关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负责人聘任的通知》,并正式启动南方运营中心,现场掌声雷动,标志着分会在南方地区的工作全面拉开序幕。

李蔚东教授:以 4PCS 模型引领主动健康科学发展


(图二:李蔚东教授致辞)


随后,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蔚东教授上台致辞。作为国家 “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研发计划” 总体专家组专家,李蔚东教授长期深耕主动健康领域,开创性提出 “主动健康 4PCS 模型”。他在致辞中指出,主动健康不是单一的健康理念,而是涵盖 “个人(Person)、家庭(Family)、社区(Community)、社会(Society)” 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个体健康管理延伸至社会健康生态构建。当前,中国在主动健康领域的实践已具备 “世界意义”—— 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的转型经验,可为全球老龄化应对提供中国方案。他呼吁政企研医各方携手,以科学模型为指导,推动主动健康从理念落地为可操作、可推广的产业实践。


吴红辉院长:以智慧科技赋能主动健康未来



(图三:吴红辉主任致辞)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智慧城市卫星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荣誉会长、卫通智慧 (北京) 城市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红辉,则从 “智慧科技与健康融合” 的角度分享见解。他表示,卫通智慧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将依托智慧城市智慧康养经验,为主动健康产业提供数字化支撑,而南方运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打通智慧康养技术落地 “最后一公里”,为南方地区的健康产业注入科技活力。

授牌:凝聚力量筑根基,专家引领强内核

大会进入庄重的授牌仪式环节,为 “会员单位授牌”与 “专家聘书颁发” ,标志着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的组织架构与专家团队正式落地。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为 6 家首批入会的企业颁发会员牌匾,申长江理事长表示,会员企业是分会发展的根基,未来协会将通过优质服务带动产业协同,与会员单位共拓主动健康市场。



(图四:申长江理事长为会员授牌)


第二轮授牌聚焦 “专家团队建设”。卫通智慧 (北京) 城市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红辉上台,正式聘任李蔚东教授为 “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首席战略科学家”,徐恒泳教授为 “分会首席专家”。据介绍,徐恒泳教授作为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基元健康体系创始人,将为产业提供 “源头干预健康” 的科学支撑,而两位专家的加入,将为分会构建起 “学术引领 + 技术落地” 的双核心优势。



(图五:卫智院智慧康养中心首席战略科学家授牌)


(图六:卫智院智慧康养中心首席专家授牌)

规划与发布:绘就发展蓝图,推出智慧平台

丁盛常务副会长:三年运营方案锚定三大目标

(图七:常务副会长丁盛主题分享)


授牌仪式后,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常务副会长丁盛上台,发布分会未来三年运营方案。他明确,分会将围绕 “服务会员、服务产业、服务大众” 三大核心目标,核心规划聚焦五大方向:构建地方政府、会员企业、科研单位、投资机构 “四维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申报、产业标准化建设等 “六大跃升行动”;目标三年会员超 300 家,设主动健康商学院与百城千店数字化平台;联动境内外资本矩阵,提供 RWA 融资全链条服务;下设 7 个专项工作组推动产业标准化。将助力打通主动健康产业链,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麦俊晖:颐智园智慧平台赋能百城千店



(图八:麦俊晖主题分享)


作为大会的另一核心主题,颐智园智慧康养系统平台的发布备受关注。颐智园 (深圳) 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数盟资本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麦俊晖,以 “赋能百城千店,推动健康产业数智化转型” 为题发表演讲。

他介绍,颐智园智慧康养系统平台整合了 “健康监测、需求匹配、门店管理、客户运营” 四大功能模块:通过智能设备采集用户健康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为线下康养门店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获客效率;同时搭建 “百城千店联盟”,推动优质健康服务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与落地。“当前健康产业面临获客成本高、客户留存难、资源闲置、价格内卷的四重困局,颐智园平台针对健康产业构建以 FEC 为核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做‘产业的赋能者’,保障生态可持续,让中小门店也能享受到数智化红利,成为反内卷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产业研讨:多维度碰撞思想,共探发展路径

大会进入 “主动健康产业发展研讨” 环节,10 位行业专家从学术、技术、金融、中医、公益等多维度分享见解,为产业发展提供 “全景式” 思路。


“攻防兼备” 主动健康模式 中国实践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新路径

 

(图九:李蔚东教授主题演讲)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首席科学家李蔚东以《从被动医疗迈向主动健康 —— 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主动健康发展战略,为破解全球健康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人类健康面临多重挑战:工业化进程导致大气、水、土壤污染,破坏食物链与生存环境;全球医疗资源消耗加剧,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例数十年攀升却未解决 “美国病”,中国卫生总费用亦逐年增长,需警惕类似困境。在此背景下,单纯依赖被动医疗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损失大、负担重、不可持续” 问题凸显。

为应对这一局面,中国于 2018 年启动《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研发计划》,率先提出 “攻防兼备、标本兼治” 的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模式。该模式以 “防控健康危害” 为 “防”,以 “创造健康价值” 为 “攻”,构建医疗健康一体化连续服务体系:通过健康大数据打通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依托健康建筑基础设施打造社区、家庭健康场景,推动非药物干预(营养、运动、心理)与药物干预协同,实现从 “以治病为中心” 到 “以健康为中心” 的转变。

李蔚东指出,主动健康的终极目标是推动健康预期寿命与期望寿命同步,力争 “无疾而终”。中国正通过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的 “三体” 方案,将主动健康实践融入城乡建设、科技集成、生态产业融合,不仅为国内构建全民健康体系,更向世界提供可持续健康治理的中国智慧。


基元健康理论:从源头干预破解全球健康危机


(图十:徐恒泳教授主题演讲)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首席专家徐恒泳,发布 “主动健康源头干预” 解决方案,以基元健康理论为核心,为逆转全球健康危机提供新路径。

当前全球健康危机持续恶化,慢性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高发,而主流医疗对疾病源头致病因素的研究存在空白。徐恒泳提出“健康危机的源头是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的观点,指出健康危机根源在于 “水土矿物元素流失”—— 土壤缺矿物导致食物、饮用水金属离子不足,进而使人体酶系统失活,引发细胞缺陷、代谢障碍,最终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不孕不育等问题。

针对这一核心矛盾,基元健康理论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道地肥料补足土壤矿物元素,恢复土壤道地性,培育金属离子足量的道地食物;开发发酵或酶解工艺的功能产品,补充细胞营养物质。同时,研究突破性发现 “神经信息量子波动‘无线’传导机制”,在神经元传导受阻时,可通过增强量子波动实现信息传输,为脑梗、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康复开辟新路径。

据悉,该技术体系已在河北康复医院等机构开展逾万人实践,抑郁症、自闭症患者快速逆转,脑梗患者一周内摆脱轮椅,且具备见效快、成本低、无创安全等优势。未来将按 “2026 年建示范标准、2028 年形成十亿级产业、2035 年打造万亿级市场” 推进产业化,覆盖百城千店、学校、康养机构等场景,践行 “从源头重构美好生活方式” 使命,让健康回归自然简单。

从金融到会展: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练子川老师带来 “康养地产 IBR 金融创新模式” 的分享,为康养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提供新思路。他介绍,IBR 模式(Investment-Boost-Repayment,投资 - 赋能 - 回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为康养地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接主动健康服务资源,提升项目的健康属性与市场竞争力,“这一模式可解决康养地产‘重资产、回收慢’的痛点,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元聚 (厦门) 数字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腾博士,则预告了 “首届主动健康 (深圳) 国际博览会” 的筹备情况。他表示,博览会计划于 2026 年在深圳举办,将为全球主动健康企业提供展示与对接平台,助力中国主动健康产业 “走出去” 与 “引进来”。

从落地到公益:完善产业服务生态

在产业落地层面,卫通智慧 (北京) 城市工程技术研究院执行秘书长瞿国胜介绍了 “卫智院智慧康养中心工作站” 运营方案。卫智院主动健康商学院负责人胡大伟,则强调 “培训赋能” 的重要性。他表示,商学院将针对康养门店经营者、健康管理师开展专项培训,课程涵盖 “数智化运营”“健康服务标准化” 等内容,每月开设线上课程、每季度组织线下实训,为产业培育专业人才。在传统养生与慢病管理领域,华伟,从中医视角解读主动健康,提出 “古中医适宜技术唤醒生命活力” 的理念,建议将艾灸、推拿等传统养生方法融入日常健康管理;生命全息医学研究员付中庆则结合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分享 “主动健康与慢病预防” 的实践案例,强调 “全息调理” 在慢性病早期干预中的作用。华莹,介绍了 “主动健康教育慈善基金” 的设立初衷与运作模式。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慢性病防治、公益救助等公益项目。

闭幕:凝聚共识启新程,主动健康向未来


   所有参会领导共同移步至揭幕区域,怀着对主动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的殷切期许,携手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正式揭幕。这一庄重时刻,不仅标志着分会的全新启航,更凝聚着各方对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主动健康事业突破的坚定信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十一:揭幕仪式合影)


本次大会不仅正式启动了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动健康新质生产力分会南方运营中心,组建了由顶尖专家领衔的学术团队,吸纳了首批会员企业,还发布了颐智园智慧康养系统平台,形成了 “组织建设、平台落地、思想碰撞、公益赋能” 四大成果,为全国主动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动健康是一场关乎每个人的长期事业,需要政企研医各方同心聚力。”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积极投身主动健康事业,共同书写行业发展新篇章。未来分会将以本次大会为起点,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公益实践,为 “健康中国” 建设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101686号 网站建设:深圳德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