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读影像片子、智能测骨龄、可穿戴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已深入医疗健康领域的方方面面。从智能诊疗、医学影像分析、医学数据治理、健康管理、精准医疗、新药研发等,人工智能都在“大显身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等多领域全面推进“互联网+”时代。
“临床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大势所趋,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8月31日至9月2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首届西湖分子影像人工智能大会”上,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理事长孔德兴说。
据悉,我省医疗相关人工智能产业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全省各大医疗机构都在着手布局人工智能,从诊断、治疗、手术、康复等各就医阶段都能发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不仅提高着医生的工作效率,也为百姓就医带来便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康复研究中心主任陈作兵说,事实上,浙大一院与医学人工智能早已结缘。浙大一院目前在甲状腺疾病影像中已经应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机器人”,部分病例中,机器人甚至比医生诊断更准确,“精准医疗”已初现雏形,今后该技术还将应用到肺结节、肝胆胰等疾病影像诊断中。
除此之外,医院在智能检验系统、ICU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平台等方面都早有探索与实践。2017年,医学人工智能浙江省工程实验室落户浙大一院,未来,医院将致力于智能机器人、虚拟助手、药物研发、健康决策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在浙大一院余杭院区,未来医疗正在成为现实:当患者出现在医院门口,经过人脸识别系统和大数据,就能分析出他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再自动识别出他是否有咳嗽、体温高的症状,当系统判断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时,就会给患者发消息建议挂呼吸科专家。
当下,以康复医学为例,由陈作兵教授带头开发的“盲人视觉辅助眼镜”可穿戴设备,通过红外双目相机和毫米波雷达获取周围环境的立体信息,如障碍物距离、方向、大小等,而后通过语音反馈给佩戴者,让盲人能“听清”周遭的一切。“接下来,我们还会将语音地图、人脸识别技术植入眼镜,真正让盲人行动自如。”
此外,陈作兵教授团队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智能设备,让下肢瘫痪的病人看到了希望。这台设备穿上之后,可帮助瘫痪病人活动下肢关节、骨骼、肌肉、肌张力等,加速患者康复进行。
“医学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但有一点,它无法取代现代医学。它应该是医生强有力的助手,但不能代替医生,因为很多时候就诊需要医患间情感的沟通。”陈作兵教授说。
“虽然我省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创业公司多、医疗机构应用广,但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孔德兴理事长坦言,医疗数据的不规范是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病人多、数据多,但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欠缺。“当下,国家相关部门已制定医疗数据采集的国家标准,相信在不久后,在这些有效数据基础上,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孔德兴理事长还认为,促进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还应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政策和专业培训等。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核医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浙江大学金华中心医院共同主办。